为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,助力其顺利回归社会、融入社会,西王镇人大引领全体人大代表主动担当、积极作为,坚持监督与推动并重,创新工作方法,以四项精准举措全面提升安置帮教服务管理质效,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,为社会和谐稳定筑牢坚实屏障。
一、监督衔接强机制 代表牵头“不漏一人”。西王镇人大牵头抓总,督促落实刑满释放人员“必接必送”核心制度,推动司法所工作人员在其回归后24小时内完成见面对接、政策解读及“一人一档”建档工作。同时,统筹协调组建52个专业化帮教小组,明确人大代表为小组核心成员,联合司法干警、公安民警、村委会成员及亲属协同发力,并由人大代表带头开展每月2次以上的常态化走访。截至目前,在镇人大及全体代表的监督推动下,全镇52名刑释人员实现衔接、安置、帮教全覆盖,安置率、帮教率均达 100%,签订帮教协议 52 份。
二、精准帮扶解民忧 代表搭桥“纾困暖心”。针对刑释人员就业难、生活难等突出问题,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主动扛起帮扶责任,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精准对接人社、民政等职能部门。在就业帮扶方面,人大代表全程跟踪对接,督促人社部门免费推送就业岗位信息120余条,成功帮助8名刑释人员实现稳定就业;在生活保障方面,推动民政部门为4名符合条件的刑释人员办理低保,月均发放保障金600元,切实守住基本生活底线。年底,人大代表分组开展暖心慰问活动,深入8户困难刑释家庭,送去价值共计1600元的米、油等慰问物资,用实际行动化解刑释人员的生活难题与心理隔阂。
三、深入走访摸实情 代表履职“精准画像”。为全面掌握刑释人员思想动态、生活状况及实际需求,镇人大精心组织全体人大代表联合村委会开展上半年专项走访行动,累计走访186人次,平均每次走访时长40分钟,确保走访不走过场。针对居住在县城的17名刑释人员,人大代表主动牵头预约见面,面对面沟通交流;对35名外地居住人员,人大代表通过电话、视频等方式逐一联系,同步回访家属43人次,精准收集困难诉求32条。
从监督衔接筑牢制度根基,到精准帮扶化解民生难题,从深入走访摸清需求底数,再到联动排查守住平安底线,西王镇人大代表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将履职答卷写在安置帮教工作的每一个环节。这份“不漏一人、不落一项”的担当,不仅帮助刑释人员重拾生活信心、顺利回归社会,更以民生“小安稳”汇聚成社会“大和谐”,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了人大力量。未来,西王镇人大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,以更实举措、更优服务擦亮代表履职底色,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乡镇、幸福乡镇保驾护航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