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河镇人大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展要求,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村庄、走进棚舍,对全镇畜禽养殖现状开展集中调研。通过面对面倾听诉求、实打实解决问题,人大代表们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和示范引领作用,着力为养殖户排忧解难,推动畜禽养殖产业健康、绿色、可持续发展,展现了基层人大服务大局、为民履职的担当作为。
一、问需于民:代表入户摸实情,精准把脉解难题。古河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植根基层、联系群众的优势,精心组织代表小组分片包干,深入全镇畜禽养殖场(户)进行“地毯式”走访调研。代表们“沉下去”,走进养殖棚舍,与养殖户“拉家常”“算细账”,详细了解当前养殖规模、品种结构、饲养管理、疫病防控、粪污处理、市场销售及成本收益等情况。重点聚焦养殖户反映强烈的痛点、难点、堵点问题,如饲料价格波动大、动物疫病防控压力重、融资贷款难等。代表们不仅“听”,更注重“记”和“析”,梳理形成详实的《古河镇畜禽养殖调查表》,为后续精准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二、纾困解难:代表化身服务员,多措并举强保障。针对调研中收集到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需求,古河镇人大积极行动,组织代表化身“服务员”,协调各方力量,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保障:
政策保障“送上门”: 代表们积极对接农业、环保、金融等部门,梳理汇编国家、省、市关于畜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、环保要求、信贷产品等,化身“政策宣讲员”,在走访中或通过集中培训会、发放“明白纸”等形式,将惠农政策、法律法规(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》《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》)精准送达养殖户手中,帮助其用足用好政策红利。
技术服务“到棚头”: 针对疫病防控、科学饲养、粪污处理等技术需求,镇人大牵头,组织人大代表中的农技专家、养殖能手,联合镇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,成立“技术服务小分队”。深入养殖一线,“点对点”开展技术指导,现场示范疫病防控要点、科学配料方法、标准化养殖规程,并推广经济适用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。同时,联系县农业部门专家举办专场技术培训3场,覆盖养殖户100余人次。
三、聚力发展:代表搭建连心桥,共绘产业新蓝图。古河镇人大创新“三联三促”工作法,汇聚多元治理力量。建立代表联农户机制,组织各级人大代表结对包保规模养殖户,开展技术帮扶与履约指导,推动养殖管理规范化。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,依托代表联络站、履职平台,建立代表联民情机制。代表们常态化走访养殖户、经营主体和沿河群众,围绕管网老化、资金缺口、跨区污染等治理痛点,累计收集意见建议23条。通过“征集民意—形成建议—跟踪督办”联合机制,生动诠释人大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典范,彰显出基层治理中民意直通、民主协商的制度优势。
通过人大代表“宣传政策、推广技术、创新机制”的连环发力,将基层“土办法”转化为治理“金钥匙”,在滁河之畔谱写出“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”的人大实践新篇章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